ResearchInchina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使用新浪微博登录
国光巨亏调查:冒险收购惹下天祸 13公司11赔钱
发布日期:2012-9-12    来源:理财周报
相关公司:
相关产品: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国光电器(002045.SZ)进退维谷。

继2011年净利润缩水23.83%之后,国光电器今年中报首亏1.36亿元,下滑415.24%。罪魁祸首是经营不善的参股公司兼重要客户AuraSound,侵蚀公司净利润1.55亿元。

一季度时国光电气还在“捂”着,预测上半年盈利仅下滑30-50%。问题远比想象严重。“三年再造一国光”口号已遥远,“牛股”上半年股价腰斩近40%,分析师不发关于它的研报,大宗交易缠身。

“它如果安心搞代工,可能还不会亏那么厉害;非要搞不擅长的自有品牌,只能视为转型之痛。”一位放弃跟进国光电器的分析师告诉记者。

激进扩张之痛

国光电器正在被自己早年的激进扩张拖进业绩“泥潭”。

今年上半年国光电器仅实现营收8.02亿元,下滑15.31%;净利润亏损1.36亿元,同比下降415.24%。当日,国光电器报收3.69元/股,下跌2.64%。

出现巨额亏损的原因,一是对AuraSound的应收账款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亿元;二是对AuraSound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损失1316万元;三是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58万元,合计影响国光电器上半年净利润减少1.55亿元。AuraSound是致使国光电器上半出现巨亏的罪魁祸首。

AuraSound是一家在美国OTCBB挂牌交易的公司,主营音响产品、声音系统和音响部件的开发和销售。2008年值金融危机之际国光电器酝酿在海外捞底AuraSound,并于2010年通过美国子公司向其投资300万美元,子公司持有其35.21%的股权。

值得指出的是,国光电器计划收购AuraSound时已有些冒险。截至2008年6月30日,AuraSound亏损2650万美元。当时AuraSound曾承诺,2011-2013年的净利润总额将不低于1300万美元。然而2011年,AuraSound盈利只有17.9万元。

AuraSound是国光电器电视机声巴产品重要客户。但记者统计发现,AuraSound对国光电器业绩提振作用逐年减弱。2010-2012上半年,国光电器来自于AuraSound的销售额分别为5552万、3135万、632万美元,在总营收收入中占比20.82%、9.17%、5.10%。

不光这样,今年以来AuraSound经营问题频现,对国光电器的业绩埋下地雷。早在今年4月23日,AuraSound称要调整此前发布的截至2011年9月30日和截至2011年12月31日财报。但彼时国光电器并未提示风险,直到8月16日才发出预警,称AuraSound销售规模扩张过快,引发一系列管理、财务问题,目前陷入重大不确定性中,危及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款及投资收益,可能导致公司2013年度遭受重大亏损。

截至6月30日,国光电器对AuraSound的应收账款为2927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1.9亿元,约等于国光电器2010年(8793.66万元)和2011年(11545.50万)的净利润之和。如果回款不畅,将大大加重国光电器的业绩风险。

13参控股子公司11亏损

据悉,早在4-5月,AuraSound及其驻武汉的孙公司武汉欧拉声电有限公司已出现经营困难,两家公司的主要管理者均被更换,其中武汉欧拉声电有限公司已经决定提前解散。

事实上,陷入经营困境的远不止AuraSound,国光电器旗下有越来越多参控股公司出现业绩不济。2010年,国光电器的14家子公司仅有4家出现了亏损;2011年业绩下滑加剧,15家子公司亏损7家;2012年上半年13家子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7334.45元,其有11家处于亏损状况,几乎全军覆没。

据参加过国光电器投资者交流会的研究员回忆,会上董事长周海昌也坦承,2012年确实是公司业绩的低谷,盈利下滑的原因主要还是在子公司的亏损。

亏损最厉害的是广州市国光电器科技公司和国光电器(美国)公司,各自净利润为-3526.95万元、-1829.51万元。它们前两年业绩要相对靓丽许多。广州市国光电器科技公司2010-2011年盈利121.41万元、630.63万元;国光电器(美国)公司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98.9万元、2487.98万元。仅半年之隔,广州市国光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和国光电器(美国)有限公司出现了严重的业绩下滑。

2005年至今,国光电器完成从纯粹OEM向发展自主品牌的转变。除收购AuraSound外,2009年国光电器接连收购美加音响和爱威音响,手下兵马越来越多,但经验和管理能力似乎无法跟上。

“行业确实不景气,但更多的还是公司自身的问题,还没摸索到创立自有品牌的路。”广州某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

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国光电器的股价已从3月14日的最高点6.5元坠落,徘徊在3.5元谷底,跌幅将近40%。

大宗交易频现

今年以来,国光电器已从机构的“宠儿”沦为“弃儿”。

记者注意到,国光电器已无分析师问津。最新的一份研报的发布日期也远在2012年4月6日,跟进的是2011年年报的情况。

记者联系了近十位曾研究国光电器的券商分析师,他们纷纷表示,“业绩大幅下滑,没去调研,也好久没看这家公司。”

基金公司研究员则情急不少。今年上半年到国光电器调研的15人次中,有8人次来自于基金公司。

调研结果是,包括国海、国泰、鹏华、新华、易方达等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纷纷伺机离场。二季度抄底进驻的机构如嘉实、长信、国联是否已割肉则无从知晓。

记者还注意到,近日国光电器频繁出现大宗交易,并且大多来自广州的证券营业部,着实诡异蹊跷。

7月9日,国光电器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成交896万股,成交额为4301万元,成交价为4.8元,较当日二级市场收盘价4.14元溢价15.94%。其中买方机构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黄埔大道证券营业部,卖方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南一环路证券营业部。

7月12日,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国光电器成交量仍不少,达到890万股。广发证券广州黄埔大道证券营业部摇身变为卖方营业部,以3.74元(折价11%)的价格成交了3328.60万元。

7月30日、8月1日的成交量继续加码。东方证券广州宝岗大道证券营业部同样出现“高买低卖”,7月30日溢价13%以4.4元的价格买入936万股,8月1日却以3.47元的价格卖出930万股。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目前国光电器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持有超过700万股的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国光投资有限公司、PRDF NO.1 L.L.C,股东大宗交易频现背后是否为大股东减持?“目前没有接到任何来自于大股东的减持通知。”张文辉告诉记者。
 

2005-2010 版权所有(c) 北京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京ICP备050695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