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嘉宾:上海国际汽车城 李霖 博士
首先介绍一下示范区的承载体是上海国际汽车城。很多人不了解上海国际汽车城是什么样的形式,首先上海国际汽车城是一个汽车产业基地,致力于服务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这里面我要特别强调一下现在有两个国家级的产业与示范平台:第一个是在2011年由科技部、上海市共同成立的中国首个电动汽车的示范城市,这个示范城市过去的五六年时间内取得很多示范效果,比如有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接入车辆数超过12万辆。还有最大的新能源车共享项目EVCARD,以及正在推动的共享巴士项目,现在已经有300辆左右电动大巴为用户定制线路。另外一个是在2015年6月国家工信部批准的国内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
这是示范区发展大事大致时间表:2014年底规划示范区建设,2015年6月工信部批准授权,2016年6月7号举办国内自动驾驶比赛,无人驾驶的第一个专用试验场正式对外开园,在这之后我们又做了很多工作。
整个示范区在道路土地方面的建设规划分4个阶段,从封闭测试区拓展到开放道路。第一个阶段着眼封闭测试区,无人驾驶这样的技术首先在封闭测试区内论证其安全性,同时不会干扰交通,之后车辆才可以进入公共道路。第一阶段的封闭区包含三块,主要的封闭区叫做F区,道路15公里,今年做的工作已经从封闭区拓展到开放道路,现在在核心区25平方公里的道路上进行包括红绿灯的改造,包括智慧路灯改造,在道路构建多模式通讯环境。现在不只是考虑国际上主流的DSRC,我们也布置国家资助的LTE-V,还有其他一些通信方式,比如WIFI等一起做进去。第三阶段会拓展到整个安亭100平方公里的区域,有一个快速路构成的内环,高速路构成的外环;第四阶段是大安亭到虹桥交通枢纽,那个时候示范区面积会达到150平方公里。
封闭测试区是2016年6月7号对外开园的,这个是国内第一个智能网联专业封闭测试场。这里布置很多技术测试,比如模拟隧道,模拟街景等等,是用来支撑帮助用户实现不同的交通场景。现在基础通信设施的建设做的比较完备了,比如DSRC和LTE-V。华为提供了两个LTE基站,整个区域的视频环境全覆盖。当然这个区域内可以实现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所有红绿灯可以和车辆进行通信,能够把车辆的状态信息、红绿灯状态信息发送给周围的车辆。此外,场地里面还制作了三套高精度地图,可以探索高精度地图的使用方式和方法。
场地的左边是基础设施,包含一些模拟的加油站、充电站,模拟街景,模拟隧道,还有林荫道等等,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支撑。示范区有很多测试设备,包含假人、假车,国内的模拟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模型也配置好,还出现了一些国内非常典型的电动自行车戴小孩的目标物构建。测试区同时提供丰富的办公环境,包含改动车间、车库等设施。总的来讲,示范区提供一个系统的丰富的基础设施,测试设备和办公环境,满足客户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产品发布、用户体验和宣传推广方面的综合需求。
示范区去年6月7号正式对外开园,也得到工信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内外很多媒体进行相关报道和转载。我们在建封闭实验区的时候,对这个行业的需求没有这么大的预期,我们当时想建好这个试验场,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做演示和接待,真正测试可能比较少,更多是在晒太阳。但是真正做出来后,整个场地预约排到8月份,而且除了白天工作时间排满,很多场地更是排到晚上9点到12点,现在还在排早上凌晨测试时段。用户体验活动像特斯拉企业宣传活动都来我们这里开展。现在每天基本每天接待3到4批参观者,参观人数已经接近1.5万人。总的来说,示范区已经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窗口。
5月24号,上海市经信委和嘉定区正式签订《关于市区深化共建国家智能网联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合作协议》,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示范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还有与中国汽车信息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13家单位签订多项目的合作战略,签订智能网联相关的各个项目。
现在谈谈示范区的规划进展,总的来说我们想搭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细分下来是想构建6大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前瞻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汽车城方面不会做竞争性的技术,更多是做一些前瞻共性技术研究,促进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二是产品技术测试平台,包括封闭测试区,还有后面的很多实验室,辅助产品技术测试认证平台的建设。第三是标准规范研究制定,主管单位对示范区提出考核的指标,希望这里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规范的发源地,所以标准规范研究制定平台是重点建设内容之一。第四是大数据和信息平台,大数据和信息安全跟智能网联汽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也想构建数据和信息安全的平台,推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应用。第五是产业孵化和创新集聚平台,示范区一步之隔是创新港,创新港现在有超过26家单位入驻,初步形成创新的集聚环境,后面会更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和创新集聚平台的构建。第六是智慧交通和国际合作平台,前面有很多新的技术通过几大平台,真正推动智慧交通工具实际的应用,同时我们也会推动跟国际相关方面的合作。
下面逐步介绍六个平台具体相关工作,前瞻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已经开展30多个项目,基本上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涉及的各个方面,开展近一百项项目进行研究。另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智慧交通技术融合发展,现在示范区更多的可能从车的角度讲,怎么适应道路的发展。搞交通是从另外的维度思考,比如未来道路怎么适应车的发展,所以我们也会重点研究这一类的问题,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智慧交通技术融合发展的问题。另外很多试验场和实验室主体是整车,但是现在零部件和算法层面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些东西需要有一个公共的平台,所以我们联合一些单位搭建无人驾驶小巴,这上面可以试验不同传感器技术,不同的算法等等。
第二块是标准规范研究制定平台,去年6月7号开园先后和汽车工程协会,标准研究中心合作推动中国VTS领域第一个标准,目前这个标准已经制定完成,在近期会开最后一次专家评审会,之后这个标准会正式发布。第二个在去年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了智能网联汽车使用公共道路经营测试的标准规范,解决当前整个行业非常关心的问题。这个规范的制订是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联合牵头,标准规范相应草案也已经制定完成,但是这个规范超越了技术范畴,现在还在探讨之中。另外我们还参考国外相关的测试工作的进展,结合到实际的交通工作,比如和CATARC进行研究,和同济大学进行自动驾驶工况的方面进行研究。这个也得到国际认可,包括美国交通中心、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都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后续双方可能会开展更多数据研究方面的共享。
第三在产品测试技术平台方面,封闭区过去接近一年的时间为超过十多家厂商提供200多天次的测试服务,此外在公共道路安驰路、安亭新镇开始逐步构建公共道路的通行环境,比如安驰路的改造,把整个路上布置一些基于DSRC无线网联技术的相应模块,在安亭新镇红绿灯上做相应改造,可以通过LTE进行通讯。
第四在数据和信息安全评测方面,首先第一步是建设了覆盖F-Zone封闭测试区的数据中心,把一些相应的数据搬到数据中心,支撑后面的一些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同时正在构建一个大的数据中心,覆盖整个数据中心包括人车路的数据采集。另外还整理相应中国的孵化器联盟,专门规划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园区。另外还举办非常多的活动,基本每天这个地方都有智能网联汽车会议,示范区成为了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公众的交流平台。
第五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和全世界主流的示范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也聘请美国车联网协会的Scott先生做示范区的战略顾问,此外去年和中汽中心合作在12月2号、3号举办中国首届智能汽车大赛,今年将举办第二届,促进国内智能驾驶、无人驾驶产业的进步。
最后是智慧交通与国际合作平台方面。电动汽车示范有两大新能源汽车平台,一个是EVCARD上海有8000多辆,全中国推广到23个城市。另外我们有300辆大巴,是上海当前最大的共享巴士项目。这两个平台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承载平台,有新的技术会直接在车上进行应用,把他们放到真实交通环境去,带来真实的效果。此外这些大量的车辆,通过现在合作逐步推动采集驾驶工况工具,构建智能训练,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的数据库,这些平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到智慧交通应用,很好的开展智慧交通应用示范。
去年示范区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叫做UIC,去年开园成立。第一批成员有60家基本涵盖国家级的科研院所、高校、交通通讯的主要机构。在这之后,成员数快速增长,按照现在趋势估计,今年6月7号成员数超过600家,覆盖更多的领域。同时和示范区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各项合作,也签订很多的战略协议,不像以往签战略协议只停留在框架上,现在和单位签订各项合作协议都有很多实际可落地的执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