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智能网联汽车暨汽车半导体高峰论坛”于12月15日在上海王宝和大酒店举办,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 ”LiDAR的国产化路径和机会“的演讲。
张涛:今天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国产LiDAR的路径和机会。对于北科天绘来说,大家都知道是一直致力于国产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的企业,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分两大板块,一块是传统测绘型的激光雷达产品,另外一块是无人驾驶用的导航避障激光雷达产品。
在全球范围内有至少几十家激光雷达企业,可以说是处于一个春秋战国的市场局面。主要的激光雷达厂商分布在这三个区域,第一是北美,主要是在美国硅谷,另外在加拿大也有两家。第二个区域是在欧洲和以色列,这个区域主要是一些初创的激光雷达企业,和一些高精度测绘激光雷达老牌企业。第三个区域是中国大陆和日本。
今年对于车企和激光雷达企业来说,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新发布的奥迪A8的上市,首次搭载了量产激光雷达。其他厂家的LIDAR目前都处于装车和测试阶段。
怎么能够在LIDAR市场有一个好的出路?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功能。具体的功能主要就体现在长测距、高分辨率、高精度、小尺寸、低功耗等具体指标上。例如厂商能做到测距200米,用户提出能不能做到更远,分辨率能不能做到更高,能不能识别远处障碍物。除了具体指标,在稳定性、安全性、电磁干扰等方面也有要求。要实现激光雷达的量产落地,必须要满足这个行业的规范标准要求。
第二速度一定要快。大家看到今年很多资本进入了激光雷达市场,这时候就要看谁家的产品速度快,第一体现在产品的发布速度,发布是指产品的量产,不能今年发布明年年底还没有实现量产。另外我们认为市场的推广一定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市场推广速度不是指媒体曝光率,而是产品有多少在装车,有多少设备在路测,跑了多少里程,多长时间没有出问题。在我们看来激光雷达的竞争是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如果说国外的顶级厂商,包括tier1如果不认可你的产品,国内的企业也会抛弃你的。
第三产品一定要量产。什么叫量产?首先生产工艺不能成为一个瓶颈,生产周期一定要短,产品的良率要高。不能生产100台激光雷达产品,只有30台可以出厂。另外,量产要具有良好的产业链配套,合理的劳动力资源和可控的成本。
第四点是产品价格。很多人说激光雷达没有大批量、大规模生产是因为成本太高、价格太高。其实即使现在把价格从5万降到1万,可能销量也只是一个小幅度的提升。其实激光雷达产品价格跟需求量、整个行业的配套是有关的,目前即使把价格降低,如果不能撬动整个市场,也是没有意义的。
9月23日北科天绘发布了32线激光雷达产品R-Fans-32,频率达到640kHz,测距最远达200米。最关键的是在体积尺寸上,它与16线激光雷达产品尺寸完全一样。这跟国外某些产品来说技术路线完全不一样,大家知道多线激光雷达产品线数越多,产品高度往往越高一些。北科天绘从2009年成立了自己的IC小组,一直做芯片的研发。所以我们可以把收发模组做成一个整体,做到16线、32线、甚至未来的64线体积都是一样的。得益于模块化的集成设计,整个产品的装调也比较节省工时,单台激光雷达的装调工时不会超过3小时。
另外9月23日发布了一款局部视场角的激光雷达C-Fans-32,水平150度,中间有75度视场角64线,两边各40度是32线。而且C-Fans-32对于车厂来说,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取高分辨率的点云数据。得益于它的工艺设计,C-Fans-32旋转结构已经变的非常少,几乎接近一款全固态激光雷达产品。
这是北科天绘激光雷达产品今年参加的两个比赛的表现。常熟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上,苏州驾驶宝安装了一台16线激光雷达产品,综合成绩第二,城乡道路测试第一名。常熟的未来车智能挑战赛是中国科学基金委举办的,已经第七届,从规模和影响力来说都是国内顶级了。今年参赛的21支车队中,北科天绘激光雷达是唯一一家被搭载参赛的国产激光雷达产品。12月上海中国智能汽车大赛上,驾驶宝公司的无人车获得了比赛的冠军,也搭载了我们的R-Fans雷达产品。上海的比赛除了驾驶宝公司,还有另外两家也搭载了我们的雷达产品。
北科天绘的激光雷达研发团队,从2005年成立到现在已经有12年的技术积累。2009年成立IC小组,到目前是8年研发经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雷达芯片。
激光雷达的应用市场主要在三部分,一个是传统测绘型的激光雷达市场,目前保持16%的年复合增长率。如果高精度地图市场爆发,对测绘型激光雷达的需求会有一个小高潮。二是机器人的激光雷达市场。
第三是智能汽车的LIDAR市场。2035年预计有2000万辆车安装LIDAR,中国大概占四分之一多一点。
我们的定位是做高性能、高稳定性的激光雷达传感器,我们要做到这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资源整合,包括资本、人才、技术。第二是合作,因为激光雷达有一个非常长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