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迪电动核心优势缺失

高工锂电
2015/4/17 11:29:11

电动汽车行业,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端电动汽车,塑造了 “高大上”的品牌形象,而在中国市场却异常冷淡。相反,一直以“屌丝”形象示人的微型电动车却在中国市场发展如火如荼,其中康迪电动车表现尤为抢眼。得利于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2014年康迪车业营收入达到1.7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0%,毛利润达到2340万美元。

2013年下半年开始,康迪开启了“微公交”模式,加快了产品的普及及推广。2014年康迪电动车销量突破1万辆,进入全球销量榜前十。截至2014年底,康迪电动车微公交模式已在全国9个城市开展运行,累计投放14398辆纯电动车。


从市场销量来看,康迪电动车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国内的电动汽车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单纯的销量数据并不能反映企业的成长潜力,只有技术的积累,品牌的打造才能赢得市场爆发后的激烈战争。从长远来看,康迪缺少的正是这些核心竞争因素,康迪的未来之路充满荆棘。


1、租赁模式有待检验,市场后续增长乏力



租赁模式主要目的是快速推广电动汽车,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分时租赁”及“团租”模式从消费市场角度讲,有利于前期市场培育,然而却无法根本上解决脱离政策扶持后的市场化运作问题。康迪两款租赁的电动汽车,都是靠补贴盈利,企业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3年内很难盈利,随着补贴力度的递减直至退出,租赁模式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从实际来看,销量的增长并没有给康迪带来品牌的提升。相反曾引以为豪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遭到质疑。租赁模式是在电动汽车推广问题难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一味迎合中低端市场为代价,产品定位的下沉将会使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终会陷入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战愈演愈烈的畸形竞争格局。


2、核心技术缺失,产品质量问题频现

微型电动汽车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即便如此,康迪借助吉利平台,在核心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积累,核心零部件中电池、控制系统均无核心竞争优势。同时为了控制前期投放成本,采用逆向开发模式,使产品外观及功能操作难以有突破性的变化,产品质量问题随时推广数量增加在未来2-3年内将逐渐暴露出来。


2016年以前是电动汽车市场起步阶段,低速车凭借低廉的价格可以迅速占据市场,然而随着电动汽车成本的逐年下降及大众对电动汽车消费意识的提升,2016年开始,电动汽车“高速化”将成为趋势,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迅速升级产品,将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3、发展规划不清晰,产品陷入同质化竞争漩涡这可输入标题

目前在与吉利的合作中正逐渐失去话语权。吉利与新大洋的联姻不仅使康迪与新大洋产品竞争的更加激烈,也使得吉利在微型车领域的重心由康迪转向新大洋。同时在产品规划上,康迪一直徘徊于低端市场,且产品类型单一,缺乏明确的产品及市场发展规划,即使借助于吉利平台将打造SUV车型,也始终无法突破低端的形象。过度依赖吉利,使得康迪在技术及产品规划上已落后于新大洋、时空、众泰等竞争对手,未来康迪的品牌影响力在同类企业中将会出现下滑的尴尬局面。产品深陷于低端市场的泥潭,不仅无法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一旦地方扶持政策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将存在持续下滑的风险。


康迪的销量成绩更多地依赖模式的成功,然而没有一成不变的盈利模式,随着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市场竞争最终将归结于产品的竞争。未来几年,康迪电动车将面临核心技术的缺失及市场竞争加剧的窘况,产品的生存空间将会受到挤压。康迪的产品革新之路只能由低端到中高端、由单一到多样化、由外包到自供,而这种转型路径无疑会异常艰难。


温馨提示
本内容仅供佐思产研会员浏览
1.还没有注册?请 
2.如果已注册,请 
3.点击查看会员服务简介
会员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验证码
温馨提示
您的付费会员已过期,请参照以下方式进行付费。
400-009-0050
reportservice@okokok.com.cn
zhangyong

评论成功

2005- 版权所有(c) 佐思产研 京ICP备05069564号-7
北京:010-82863481上海:021-6487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