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国网业务增速将趋缓,质检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
过去几年,来自国家电网的 SG186 协同管理项目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大动力,该项目始于 2009 年,近两年是结算高峰,可总共为公司带来约 3 亿元的纯软件收入,同时有相应的系统集成收入(软件与系统集成收入额约为 1:2 的关系)。
2.E-CIQ将全面升级并扩展原有核心系统,受到质检总局领导高度重视。
信息化必须与检验检疫业务深度融合,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检验检疫业务的快速发展和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检验检疫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尤其是已使用了十多年的 CIQ2000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已无法完全满足检验检疫业务工作的需要。
3.依托电子检验检疫核心系统,公司质检业务空间广阔。
公开资料显示,质检总局的“金质工程”一期工程总计投资超过 27 亿元,已于 2011 年3 月通过初步验收。金质一期包括电子检验检疫系统(CIQ2000)及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系统(CQS)两套系统,完成了全国范围内软硬件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以及部分应用系统建设。金质二期已于近期启动(E-CIQ 是其中的重点),将在 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应用,我们预计其投资规模不会少于一期工程。公司承接的 E-ICQ 项目将根据中国电子检验检疫建设方案的要求,完成受理报检和集中审单、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签证通关、计收费等检验检疫主要业务环节的软件开发工作。
4.E-CIQ有望促进公司原有的质检三电业务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
公司服务于质检三电工程已近 11 年,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及服务经验,对局端与企业端用户需求有深刻理解,此次成功中标 E-CIQ 对三电业务将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结论:
公司来自国家电网的收入增速在今明两年有保障,未来可能处于高位缓慢增长;质检总局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将为公司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质检业务成为公司的新增长引擎。我们维持此前的判断,预计公司12-14 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 0.81 元、1.15 元和 1.49 元,继续维持“强烈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