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互联网应用研究报告》
作为中国卓越的互联网业务平台提供商,网宿科技十余年来一直专注于内容分发与加速(CDN)内容分发网络以及数据中心(IDC)领域,服务的客户超过2000家,涵盖了互联网行业的众多领域。在这过程中,网宿科技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发掘和分析,自2009 年底开始每季度发布《中国互联网应用研究报告》,以期为公众及互联网企业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中国互联网应用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均由网宿科技遍布全国200多个CDN节点的上万台服务器中收集获得。本期报告的数据统计分析由网宿科技和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合作完成。报告涉及的区域范围为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摘要
2012 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广东省整体网民访问比例最高,达到 12.31%,其次是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北,所占比例分别为 7.54%、7.20%、6.88% 和 4.92%。其中,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辽宁、福建、黑龙江、天津、吉林和山东等11个省市的网民比例要高于其人口比例,这说明这些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研究目的
目前,国内有关互联网发展的调研分析报告种类繁多,有综合性和专题性的,有研究性和报道性的,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有定期和非定期的,林林总总,不下百种。这些报告为公众、企业、政府了解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综观这些报告, 极大部分的数据来自于一手的调查资料或者二手的统计资料,鲜有基于海量用户实际行为一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 网宿科技在全国布有上百个CDN节点,记录了每个经过的网民的访问信息。分析研究CDN节点服务器上的用户访问数据,可以为我们了解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及趋势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现有大部分有关互联网发展的调研报告中,研究对象(总体单元)往往界定在较长一个期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居民,如一周,一月,甚至半年。期间越长,研究对象的异质性就越大,不同区域的可比性就越差。本报告以一天为期限,提出日到达网民的概念,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日到达网民的访问状况及其差异,最大限度地减小不活跃网民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便为公众和业界提供更为精准的各种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态势及其在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对比。
0.2 研究方法
本报告主要利用了概率抽样和日志分析两种研究方法。 报告的研究总体是全体日到达网民,研究时段为一个季度,我们通过三个抽样步骤获得样本数据。首先根据预先选定的互联网应用类型,利用概率抽样方法抽取各类互联网应用的站点样本。然后在一个季度中,利用概率抽样方法抽取日期样本。最后,对应于每一个日期样本和每一个站点样本,利用概率抽样方法抽取日志样本。 对于获得的样本,利用通用的日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以获得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类型互联网应用所对应的网民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网和下载速度等方面的数据。
0.3 术语界定
日到达网民:指在给定日期当日0点至24点期间内访问过互联网的网民。为了简便起见,一般情况下,本报告中所称的网民即为日到达网民。互联网日到达网民数:给定日期内从0点至24点期间访问互联网的独立用户数量。本报告中,互联网日到达网民数是指一个季度中的日平均值,即互联网日均到达网民数。互联网日到达用户数有时也简称为互联网日用户数。 网民日到达率:某种互联网应用的日到达网民数占同一天互联网日到达网民总数的比例。如,电子商务网民日到达率专指电子商务网站的日到达网民数占同一日互联网日到达网民总数的比例。本报告中,网民日到达率是一个季度中的日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