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年在英特尔召开秋季IDF时,超微半导体公司AMD都会出来“捣乱”,挑相同的时间和地点也给自己办一次发布会。今年同样不例外,AMD在IDF举办地附近展示了其即将发布的新一代打桩机FX、Trinity APU处理器。
没有意外的话,它们的直接对手将会是英特尔的酷睿i3/i5系列处理器。对于AMD来说,接下来的几个月是一个不错的机会,Winodws 8的推出以及Intel的无作为(不会推出新架构处理器)都给AMD提供了一个施展拳脚的舞台。
在PC芯片市场,AMD一直被称为“万年老二”,处于第一的英特尔长期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尤其在2011年,AMD的PC处理器市场份额显著下滑,英特尔则增长势头明显。
这样的局面在AMD CEO罗瑞德看来并不健康,“要调整公司整体战略,让公司在快速变化的IT行业里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不再过于把精力放在与英特尔的长期竞争上。”于是,他开始走上转型之路,“随着平板电脑和其他设备的兴起,且英特尔迄今在这类市场仍是弱势,这就为AMD开辟了新机会。”
在快速增长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芯片市场上没有建树,这是导致前CEO梅德克“下课”的主要原因。更为严重的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下,成就了ARM、高通、英飞凌、德州仪器等移动终端芯片商,而且更恐怖的是,新的势力范围开始向PC领域延伸:它们都计划生产ARM架构低能耗的低端PC芯片。而另一面,英特尔和AMD尚未能在移动芯片市场上立足。
不过ARM处理器的缺点也很明显,如不能够兼容大部分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的应用软件,处理器的性能并不是很高等。罗瑞德显然意识到AMD在移动芯片市场上的机遇,他放弃了与英特尔对抗的观念,并展开一系列的调整。
在用户需求变化和功耗瓶颈的双重背景下,AMD提出了异构计算,利用不同体系结构的优势、有效地进行系统级运算,从而达到整体性能和能耗之间的最佳匹配。
AMD毫不掩饰其抢占异构计算领域高地的战略意图。在2012年AMD Fusion开发者峰会上,为了加强与行业伙伴的合作,AMD和ARM、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联发科、德州仪器等行业巨头联合宣布成立“异构系统架构基金会”。AMD表示,该基金会最主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共享资源,在很大程度上给开发者提供便利。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AMD将会发布专门为平板电脑设计的最新款APU——Hondo.Hondo将在AMD的Brazos低功率加速处理器之下,是一款采用40纳米技术制造的芯片。这被业内理解为其要加快步伐扩大移动设备市场。AMD全球业务部总经理Lisa Su也表示,AMD将大举进入包括平板电脑在内的主流市场,因为那是市场中增长的地方。
如此一来,AMD可以通过拉拢与ARM等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后者已经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芯片市场占主导地位,进而完善AMD生态系统的建立。而同时,又能通过HAS的成立来对抗英特尔。
面对着后PC时代微处理器市场的变数,罗瑞德的血液里具备了足够多的破坏因子。不过,罗瑞德的复兴大计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