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车联网与智能驾驶论坛于9月6-7日在北京昌平小汤山佐智自动驾驶园召开。会上,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战略合作与公共政策副总经理汪存富博士做了题为《Apollo计划-构建智能驾驶开放创新新生态》的演讲。
汪存富:非常荣幸,感谢佐智的邀请。自动驾驶和车联网这两年很火,每一次参加会议都少不了。一般我们前面肯定有几个大车企先讲,今天很高兴看到更多的是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新兴力量。在自动驾驶时代需要开放一个新的生态环境,我从这个层面介绍一下百度的Apollo计划,对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百度做的一些工作。
汽车行业的三大趋势:电动化、共享化、智能化。尤其是智能化,是科技公司最有实力的地方,也是我们可以发力的地方。在座的嘉宾应该都是围绕智能化做自动驾驶的一些初创公司和专业人员。
无人驾驶具有安全、高效、更加经济的优势,这也是一个基于高精尖技术颠覆传统的市场,让汽车更加安全、交通更加高效、出行更加经济,也是我们改变未来的梦想。美国的咨询公司做了一个调研,58%的美国人和德国人对自动驾驶感兴趣,在中国这个比例达到了96%,这应该是在座所有人或者自动驾驶业界的机会,我们不仅拥有最大的市场,我们还有一个接受新科技、接受自动驾驶的一个巨大人群。
百度这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为什么进入自动驾驶,核心在于自动驾驶领域最关键的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IT行业经历过几次发展,现在的计算机就是一个智能化的工具。五十年代有了计算机开始,人工智能的概念就开始提出。我认为在中国,大家把计算机翻译成电脑非常好,电脑其实隐含用意是用一个电子的机器来代替人脑,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计算机的终极目标和最开始的目标是一致的。
人工智能发展到2013年以后,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迎来了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时代。现在全球公认的四大人工智能公司里百度和谷歌都在做无人驾驶,而且无人驾驶应该是人工智能领域最难的一个应用。因为语音或者图像识别只是解决了认知的问题,无人驾驶从人的智能性来讲,首先感知,然后理解,然后决策,最后发出动作,做出控制,这是整个人工智能的闭环,是人工智能最高精尖的领域。
这两年自动驾驶行业风生水起,风起云涌,业内对自动驾驶级别的认识尤其是L3、L4是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和鸿沟的。首先,L3到L4之间有一个技术鸿沟,L3以下都是有限场景,可以通过编程实现,L4以上需要做到所有场景的实现,这个场景是不可以重现的,必须需要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技术的鸿沟。
第二,L3到L4还有一个巨大的安全鸿沟。L1到L3应该是越来越安全,但L3到L4会有一个巨大的安全鸿沟,L3可以告诉所有人我很智能,你可以基本不管车,但是如果出现应急状况怎么办?还是需要人工接管。机器交由人工接管的环节是一个最大的安全风险环节。
第三,L3到L4还存在政策应用的鸿沟,现在的政策法规还没有成熟。L3以上是没有驾驶员的,对现有的安全法规体系都带来了挑战,以前都是基于对驾驶员的培训,操作的规范,以及对驾驶员出事故以后进行定责理赔的一个机制。
上述L3到L4之间存在的三个巨大鸿沟,都需要我们作为一个新生态去面对,去解决。
百度从2013年开始布局无人驾驶,2015年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到2017年4月份成立了自动驾驶事业群组。7月5号我们正式宣布开放Apollo无人驾驶技术平台,下面有一个小视频。这是我们Apollo的一段介绍,我们核心的理念是要向业界开放百度拥有的自动驾驶技术,而且希望开放以后,大家一起共建自动驾驶的开放平台,所以我们要向业界提供一套开放的完整的安全的解决方案,包括我们的车辆平台、数据平台和软件平台。开放以后作为一个开源平台,一定要给大家提供研发平台,让大家可以有研发工具和测试工具进行进一步的定制开发。我们通过Apollo组建一个新的生态联盟,把上下游的产业链串联起来。
这是Apollo的技术框架,分成四个层次,最下面是汽车的线控,现在所有的自动驾驶系统都要加载到一个汽车上;紧接着是硬件平台,我们也是吸引更多的供应商进来让大家提供驱动,和Apollo软件配合,中间是我们百度自己的核心技术,包括软件平台和云端的服务平台。这里面包括高精的地图、仿真数据还有车联网系统,这是2017年年7月5号第一期开放的,所有的模块到2020年之前都会逐步开放。
这是我们Apollo的开放路线图,从今年7月5日开放封闭园区的自动循迹功能,2017年9月开放固定车道功能等等。
我们Apollo开放第一批以后找到一个用户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工程师的指导下,三天时间按照我们的硬件配置和结构,加上我们的软件,实现集成测试,达到封闭园区自动循迹的实现。Apollo的开放核心理念是想加速整个行业的创新,如果百度已经做到自动驾驶0.8的事情,我们希望大家一起做0.8到1的事情,加速整个汽车的商业化。这样的过程可以让我们大大的加速,三天的时间用Apollo可以定制一台基本的具备自动驾驶的车。
下一步就是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合作伙伴可以用Apollo的代码。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软件领域有几个开放的协议,如果你用了Apollo的代码,你在它的基础上做的东西也须开源;你用Apollo的软件代码做了你的系统,如果做了一些定制开发以后,你自己卖一部分代码,仍然是你自己的,你可以不开源。Apollo就是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也是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在这个平台上还是有自己的商业利益,可以推动整个产业的加速商业化。
这是我们7月5号发布的第一批54家Apollo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国内的国外的整车厂,还有汽车一级供应商,围绕汽车驾驶新兴的厂商,激光雷达、硬件、通信,还有出行服务商和初创企业,未来还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也非常重要,还包括几家测试场地。所以可以说Apollo已经打造了全球最全面最完整的合作伙伴生态。
在自动驾驶领域大家猜测百度什么都做,这是大家对互联网公司的担心。其实在这个领域我们认为未来应该和大家一起共建一个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的新生态。百度的定位是自动驾驶的技术提供商,要让整个自动驾驶商业化,还需要咱们所有的生态合作伙伴大家一起来合作,包括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传感器、芯片制造商、出行服务商、通信服务商,我们是希望和大家一起通过技术、数据、用户、资金、运营、安全等各种形式的合作,来构建全新的生态。
而且Apollo开放了以后,除了第一批我们自己建立的合作伙伴,还成立了一家Apollo的基金,初期规模20个亿,通过基金和我们的产业链上下游,尤其是一些新兴的初创企业形成合作,通过资本层面深入的合作,再加上技术平台的支持,打造一个新兴的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的新生态。
再介绍一下百度的技术进展情况,其实自动驾驶,尤其是L4级别的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我们总结了大概有十大技术。第一个,环境感知,包括激光雷达还有毫米波雷达以及摄像头都是多传感器融合。第二个,要对车辆本身和路面动态障碍物的行为预测和感知技术。第三个是车辆的规划和控制。核心的还有高精地图和定位,是高级别自动驾驶必须要的东西,前两年大家对这个要不要还是有争议的,但是这两年大家已经形成共识。在高精的地图和定位里还要做到厘米级。
我们认为在自动驾驶时代,智能汽车时代,我们的汽车会变成一个更大的计算平台,会比手机、比PC的计算功能更强大,这里面就要求我们有操作系统和车载硬件平台,百度也做了一些工作。还有车载智能互联,现在百度更多做自主式自动驾驶,未来要实现通信协同式、网联式的驾驶。还有人机交互,未来更多的应该会“刷脸”。最后汽车的安全应该比手机的安全、电脑的安全更重要,手机、电脑方面只是涉及到你的信息和数据,但是车是要命的,所以百度也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打造自己的安全体系。
给大家展示一下几个技术进展,包括我们利用摄像头和视频分析识别路段障碍物的感知技术,包括车辆检测、行人检测和红绿灯识别。
这个就是我们高精度的地图和定位的能力,立体3D地图,除了传统的信息,更核心的是要精确到车道的信息。完全可以通过高精度的地图让我们车一上路以后,就能知道路上的基本情况,再通过感知设备知道路上的动态变化,比如行人障碍物的情况,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地图的前置,加上动态的感知,结合起来才能应付所有的交通场景。
智能汽车核心的能力是它的开发能力、迭代能力,所有的车在路上跑,采集到所有的场景,其实就是一个汽车学习的过程。每一辆车×里程×场景,所有学习到的内容通过我们的大规模云计算平台进行计算,抽象出来就变成汽车的大脑,就变成人工智能。
有两个非常重要,第一个是阿尔法狗为什么那么智能?是通过大数据的迭代和学习。第二个,通过人工智能的学习,算法迭代的速度会非常快,每一辆车见过的每一个场景,实现了自动驾驶以后都可以迭代到其他车上去,这跟人类的驾驶不一样,一个人学会的不等于另一个人也学会了驾驶。所以我们是群体学习,也颠覆了传统汽车的研发,包括原来的软件研发的过程,人工智能的学习算法是靠大规模的数据和交通的场景学习,能够加速技术进步。
刚才说的路测场景的学习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开那么多的车上路,跑那么多路学习,其实这个能力对成本,对时间都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有人统计了,一百辆自动驾驶车跑225年才能验证其系统的安全。怎么实现?百度开发了一套全球领先的仿真系统,在这个仿真系统里我们车跑一遍以后,整个系统就把把整个道路扫下来,如果在红绿灯碰到的只是一个行人,我们在仿真系统可以给它改成货车,可以用虚拟世界重构实路场景进行测试,加速整个人工智能和技术研发测试的成熟。
百度还有一个DuerOS系统,要用最自然的语言语音和人脸识别方式跟汽车进行交互,而不是按照原来的人为操控,因为本身方向盘、刹车都不管了,车上的车窗难道还要人调?应该更加智能,满足人的需求。
百度除了在技术进展方面,现在另一核心就是商业化的运营落地,还有在真实道路上的测试。百度已经在中国和美国两个地方开展了大规模的路测。2016年9月1号百度拿到加州牌照,每天在道路上测试。在国内的北京甚至乌镇有好几个地方公开测试。这是2016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有将近20辆车组成一个无人车车队,在五公里完全开放的道路上接了三百多名嘉宾,这是2016年百度做的一个促进中国无人车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让他们公开试乘后,让大家对整个无人车的信心提升了,对未来发展前景更加看好。
刚才说了,无人驾驶可能还是有一个很长的路要走,无人驾驶发展还面临几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个方面,核心的关键部件需要突破,其一是技术性能的突破,其二是成本突破。比如激光雷达,性能很好,但是很贵,除了技术性能的突破,本身还有价格的突破,这样才能商业化。
第二个是法规标准需要完善,刚才也讲过了,高级别的无人驾驶,尤其是L4以上的,现有的交通法规尚不成熟,美国德国已经允许无人车上路,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做这个事情,这应该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方向。
第三个方面是应用环境的受限,国内搞了很多示范区,我们有一些企业也在自己的地方试车,如果大规模的跑车,应该所有的地方都允许我们跑,才会把所有的场景都学会。还有交通的智能设施需要铺设。最后一个是信息安全。
百度做了这么长时间,非常清晰的认识到无人驾驶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这个生态是非常庞大的,除了传统的汽车行业还有新兴的创业公司,未来还要跟智能交通相结合,所以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态,这个生态里百度愿意跟大家开放合作共赢,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态里,通过合作一起来让整个无人驾驶加快商业化,服务到每一个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