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车也将专车化?专车应用都把它看做新蓝海了

网易科技
2015/2/6 13:45:42



专车市场的火爆已远远超出了预期:无论是参与机构的公司规模,还是涉及的利益方,再到各家在市场上近乎疯狂的投放,都可体现出这个市场的火爆。

火爆的背后,彰显着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四年前,易到用车就已开始探索专车业务,但直到2014年随着快的、滴滴以及AA用车等加入后,这个市场才得以完全激活;而看到这种火爆之后,神州租车也加入了战团。

尽管在2015年开年之初,出现诸多监管的声音,但随着有关部门相对积极的表态,各家的专车业务又开始进行了市场急剧扩张。其中,企业用户市场则是被各家盯上的第一个蓝海市场。

企业用户市场的潜力有多大?

快的旗下的一号专车、滴滴专车接二连三宣布自己向企业用户提供用车服务,而易到则称自己的业务早已经在多年之前便已开展。

这个市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可以从各家的表态来看个究竟。

易到表示,该公司过去一直在向企业用户提供服务,近期更是推出易到巴士服务,以满足企业用户的出行需求。

一号专车业务负责人肖双生在接受网易科技的采访时透露,未来企业用车市场的潜力是现在消费者市场的2-3倍;他举例称,国内某手机厂商每年的企业用车预算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而这部分用车的需求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通过一号专车的服务能优化其资源利用,将效率提升40-50%。

“落实到具体业务,过去的人员接送服务以及应急用车服务,需要全天候的车辆租赁,租赁车辆有大量服务时间的空档,而现阶段只需在所需服务时间段下单即可,一号专车服务端会自动识别企业客户进行相应的车辆调配”,肖双生说。

滴滴专车企业业务负责人吴睿也有类似的看法。据其向网易科技表示,企业用车是刚需市场,而过去企业通过短租等行为虽然满足了出行需求,但是实际上很多资源被浪费了,通过接入专车业务,可以释放这部分资源,企业更省去过去人力、物力的支出,也可以让用车消费更透明。

吴睿表示,滴滴专车未来3年内将要达到10万家合作企业;对于现阶段在政府公车改革的预计,他表示,“这是一种趋势,大势不可挡。谁阻挡潮流,肯定就会被潮流所颠覆”。

此外,吴睿还认为,中国中小型企业约3500多万家,“这3500万家企业都有用车需求”。

在中小企业层面,现阶段合理的资源配置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一号专车针对企业用户提供了PC端的服务后台,通过PC端的登记输入等手续即可在现有一号专车移动端平滑使用,而滴滴则直接推出了针对企业用户的产品,这两家在面对相同市场的产品策略并不相同,但是其目的是类似的。

高利润的诱惑

以往传统汽车租赁行业在满足企业用车需求时,需要在完成租赁车辆的情况下再完成配驾的服务,这两项服务累加后费用极高;这部分服务以往多由租赁公司提供,这也是大量汽车租赁公司生存的重要的来源。

这源于代驾服务的高利润。神州租车执行副总裁姚军红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透露,自驾租车24小时只能租用一次,而代驾一般以8~9小时为时限一单,每天可做3~4单,因此,自驾一天的收入只有代驾的1/3。

但在2011年,一嗨租车的“带驾服务”被央视曝光,一嗨随即停止了面向个人的代驾服务、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商务代驾业务则仍在低调进行,而神州租车由于监管的影响已全面停止了这一业务。

伴随着易到用车的探索、一嗨租车的坚持、滴滴快的的大张旗鼓,主管部门终于承认了传统汽车租赁公司普遍存在的带司机用车服务的合法性,也给了这些企业重新发力的机会。不过现阶段的竞争核心,更聚焦在多样性的满足上;肖双生向网易科技表示,企业用户的服务基本与普通乘客无异,但是在后端,乘客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流程,以往公司人力部门诟病的报销单提交、审核问题,通过后台就完全透明了。

相关行业人士透露,滴滴、快的进军企业用户市场,是看到了这个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在消费用户市场,需要依靠大量代金券的贴钱模式来培养用户习惯,而企业用户市场则能直接带来利润。

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培育,滴滴、快的们发现,传统出租市场的获利机会不大,而商务用车市场未来则是增量。肖双生表示,一号专车定位就是有别于传统出租车出行,该公司从快的收购大黄蜂之后就进行这样的尝试;相比较出租车的存量市场,专车服务的潜力通过营销手段在逐渐放大,但是落实到具体必须依靠强有力的运营支持。

据了解,现阶段一号专车在30多个城市提供本地化的专车服务团队支持,而针对企业用户,肖双生称未来不排除会建立独立的运营团队,“专车服务是拼本地化运营,拼细节的竞争,一号专车努力在做的是将服务业标准化,体验人性化”,他说。

而滴滴专车,对企业用户的合作模式将进行更多元化的尝试,例如推出类似手机话费套餐的模式以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此外,在企业用户端,滴滴表示会优先满足企业用户的出行需求,比如同时呼叫服务,系统优先派送企业服务。

各家在专车运营上使出了浑身解数,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精彩。

小结:

对于这些企业用车服务提供企业而言,由于背后巨头(阿里、腾讯等)的存在,企业市场的拓展将远比消费市场更为容易;但对于专车提供平台而言,现阶段每个城市的监管政策并不明朗,如果高调进入则容易导致相关部门从严监管,会得不偿失。

此外,现阶段由于被监管部门叫停了私家车参与专车的运营,对于几个需求量巨大的一线城市,专车平台将会面临服务车辆增长规模受限的局面,这也将极大影响企业用车的服务保障。


温馨提示
本内容仅供佐思产研会员浏览
1.还没有注册?请 
2.如果已注册,请 
3.点击查看会员服务简介
会员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验证码
温馨提示
您的付费会员已过期,请参照以下方式进行付费。
400-009-0050
reportservice@okokok.com.cn
tangbo

评论成功

2005- 版权所有(c) 佐思产研 京ICP备05069564号-7
北京:010-82863481上海:021-6487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