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生活郑锐斌:要做车主服务的“去哪儿“

车云网
2015/6/15 15:15:52

不专业的承认,我是自带立场跟车生活创始人郑锐斌约聊的。汽车资讯、服务平台比价、线下商家引流,三个主要方向摆明了讲:车生活是想吃个遍,可这行得通吗?


车生活主页面


第一个质疑:做汽车后服务市场的创业者千千万,保养、维修、美容,每个人都在做着导流的梦,可落地起来举步维艰。质量难保障、店家无约束、规范做不到。


第二个质疑:租车、代驾、二手车等比价服务,第三方合作商家的配合是否顺畅暂且不提,单就市场容量来讲,给我一个使用理由先。尤其是在每一个市场本身都还在拓展的初级阶段,消费意识弱,各家区隔度、差异化又能几何?

第三个质疑:一般看上去很美的线上逻辑,总会在一些具体执行上栽坑。


郑锐斌也直白的甩过来一句:看来你对移动互联网偏见很大啊。


他首先问我说,“你最近用什么打车软件?”像我这种没有丝毫忠诚度、唯补贴至上的用户,当然是谁优惠用谁。他又问我:“如果有一天,所有的补贴都停掉,你会用哪一家打车软件呢?难道是要每一个APP都打开来看吗?”


车生活的比价功能所提供的,正是解决这样一种困惑:当越来越多的车主服务类软件涌现,帮助车主快速的选择一款性价比最高的APP。类似携程和去哪儿,在这里车主需要的是一个信息的集合处,择优选择出行或周边服务。


“细分领域怎么斗 ,我不会再去搅局。用户选择上的第一顺位、服务商的信息对接,就已经是我们想做的事情。”至于平台之间的差异化竞争,以及会不会出现竞价排位的现象,那是后话。


可这就存在一个疑惑点:任何第三方服务平台出了问题,都会找到车生活来解决,无疑是伴随用户而来的甜蜜负担。郑锐斌的回答很官方,广告语不再赘述,车云菌只陈述一个事实是:要做综合类信息平台,要处理和服务的用户不止涉猎一方,需要强大的用户体验装备。


车生活另一个显著玩法是:不惯着用户,不搞全免费,进行阶梯性的收费。对这类付费的高端用户来说,如何推送一些更为优质、更为有用的信息和服务,必须要跟普通的免费用户分开,由此还可以引申出更为精准的商品广告投放。不能免俗的是,这一切,基于大数据……(车云菌对广告推送不置可否,甚至有些排斥,窃以为最能让我付费的服务内容莫过于“不看广告”。)


这一收费模式的启用要追溯至郑锐斌的腾讯经历。“我当时主做付费产品,还有KPI的。”不开玩笑的说,跟移动互联网的免费和补贴“背道而驰”,还是要有运营上的巧妙的,不过现阶段还没有什么显现。


郑锐斌提到将来要进行的地推,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铺开,在小区门口的展示栏、停车卡等最线下的方式来做。“成本高,但精准度也高。”这来源于他在中国移动6年积累下的地推经验,主做集团业务推广、市场推广的他,了解小区宽带、优惠促销的最基础打法。


潮汕人出身的郑锐斌说,我做生意的模式更适合资本市场这一块。他自嘲也是自信的补充道,“我要是告诉我爸公司估值过亿,他肯定会很诧异的问我凭什么?你有什么?这就是关键,我什么都没有啊。”


车云小结:


开篇提到的质疑几乎没得到什么具体答案,正如移动互联网的万千变化,找不到一个定论去验证可能,也找不到一个线索去断言不可能。


温馨提示
本内容仅供佐思产研会员浏览
1.还没有注册?请 
2.如果已注册,请 
3.点击查看会员服务简介
会员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验证码
温馨提示
您的付费会员已过期,请参照以下方式进行付费。
400-009-0050
reportservice@okokok.com.cn
chendan

评论成功

2005- 版权所有(c) 佐思产研 京ICP备05069564号-7
北京:010-82863481上海:021-6487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