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Inchina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使用新浪微博登录
乐视网换频道 超级电视定价陷两难尴尬境地
发布日期:2012-9-2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公司:
相关产品: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FusionCharts will load here!

        从依靠版权分销的盈利模式到卖电视,乐视网(19.250,0.33,1.74%)的这一步棋走得有点突然。

  9月19日,这家毫无任何硬件制造经验的视频公司宣布要推出“超级电视”,并表示要“颠覆电视业”。

  就模式而言,乐视认为自己将打破传统电视硬件制造与销售的单一模式,打造开放云平台,并提供最全内容、高性能的硬件和智能系统终端,以及基于大屏的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全价值链模式。在收入上,乐视也不再像传统电视机厂商只能通过硬件销售盈利,而是拥有“硬件收入+内容收入+应用分成+终端广告”四重收入来源。

  长久以来,乐视的盈利模式以版权分销为主,通过大量采购独家热门影视剧网络版权,并将网络版权再分销给其他视频网站,从中赚取差价,但版权分销模式为乐视网带来利润增长的同时,却埋下隐忧,乐视在今年上半年收入仅为5.53 亿元,而且这些收入几乎全部依赖公司购买的影视剧版权。

  这意味着,乐视如果希望保持一定的业务增长速度,就必须不断加大购买版权的投入,使得巨额的购建无形资产费用的支出严重影响公司的资金链,不得已依靠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乐视在今年已经发行私募公司债4亿元,发行利率第一期2亿元为9.99%,第二期2亿元为8.5%。短期借款也达到4.74亿元,比期初增加1.34亿。

  因此,在业务模式不改变的情况下,公司为保持发展速度的融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从而为公司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财务费用负担,开拓新的业务渠道来解困,成为乐视的当务之急。

  将目标锁定在电视机的行为不难理解,因为乐视一直期望其在内容方面的优势为依托,实现广告和付费收入的双增长,但优酷与土豆“联姻”已经形成巨大抗力,而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以及爱奇艺(微博)等也投靠重大门户网站,乐视想从传统领域实现自己的双增长难度极大,另辟蹊径成为其最佳选择。

  与此同时,电视机将沿着“单向电视-交互电视-社交电视”的趋势发展,出身互联网的乐视深谙互联网用户偏好,与传统彩电制造企业竞争互联网上的优势可以实现“差异化竞争”,乐视拥有内容优势,内容库中的电影版权超过5000部、电视剧版权超过90000集,未来两年热播影视剧拥有独家网络版权,将形成竞争屏障;2012年上半年乐视网络版权分销业务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176.2%;视频平台广告发布业务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35.9%,同时还将引入风投或银行融资,乐视相信这些强劲的资本表现将是吸引国内一流彩电企业为其“牵马执鞭”来代工的重要筹码。

  在1月,乐视做出了向智能电视布局的第一步——发布基于Android的云视频智能机顶盒,迎来了CNTV这样重量级的合作伙伴,也因此顺利拿到销售“乐视云视频超清播放机”的通行证,经过了9个月的机顶盒试水后便有了后来的“超级电视”。

  不过,值得推敲的是,“超级电视”的概念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其发布会现场,未见到真正落地的“乐视TV超级电视”。对于产品何时上市、如何定价等细节性内容,主管乐视TV产品、研发及供应链等重要信息均没有透露。

  也许是小米手机(微博)创造的互联网销售纪录给予了乐视涉足硬件终端领域的灵感。想必乐视的尝试也会摒弃传统家电“大电视广告+大卖场覆盖+大规模促销”的做法,取代以“社会化营销+视频营销”的营销方式。

  尽管“超级电视”的模式相比传统家电企业似乎更加“给力”,但在产品定价上,乐视却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乐视“硬件收入+内容收入+应用分成+终端广告”的多元广告模式,应该类似于小米手机一样在硬件收入上“让利”,但在今天,家电行业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微利行业”,哪一家国内彩电企业愿意为这个潜在“价格屠夫”来“牵马执鞭”将成为悬念;另一方面,如果定价高企,乐视的品牌能否在短时间内实现溢价效应,这些都是有待追问的地方。

2005-2010 版权所有(c) 北京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京ICP备050695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