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中德电动汽车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之诺1E、奥迪A3 etron、北汽E150EV、宝马i3、比戴腾势、大众e-up、长安逸动EV和Smart EV八辆电动车停成一线。更特别的是,他们都连接了相同的充电桩进行充电。
为这些电动车接通电力、注入能量的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7月8日上午,清华大学主楼门前,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发布仪式在此举行。默克尔和苗圩到场参加仪式,分别就电动汽车中德合作发表了看法,最后联手拉下开关,为上述八辆电动汽车打开了充电开关。
默克尔与苗圩共同启动充电开关
力促充电标准统一
据德国电动汽车充电平台负责人介绍,欧洲已经达成协议进行“联合充电系统”(Combined Charging System,CCS)的推广工作,该系统能够兼容直流和交流充电方式。一位参与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起草的人士告诉记者,德方一直希望中国也采纳直流和交流兼容的模式。该模式下,车主无需辨别直流和交流口,车辆也能降低一定的成本。
但是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沈建新在研讨会上表示,无论快充、慢充中国都有国家标准,国网充换电设施建设时都是遵循国家标准。“国内的慢充中国的标准与欧洲的标准是一致的,但是快充不一致,但也还在跟车企一起磋商。至少国内的企业,无论快充慢充,已经基本上按国家标准走。国外的企业,正与宝马、奔驰等企业沟通。所谓的沟通就是指是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尽可能与中国的标准一致。”
充电项目下一步:半公共设施
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是中德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的联合研究项目。参与该项目的汽车品牌共有9个,包括奥迪、北汽、宝马、华晨、长安、戴姆勒、腾势、大众汽车和之诺。此外,还有数家知名机构参与其中。
中国电动汽车私人用户是该项目实施的目标人群。项目执行过程中,行业专家,地产商和电力公司共同参与,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更为安全、便捷和经济的私人及公共充电设施标准提供合理化建议。随着7月北京地区电动汽车陆续交付充电项目所甄选的私人用户使用,以及私人充电设施的安装,该充电项目先期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随着项目的进行,研究人员认为半公共充电设施将是项目下一个阶段的重点。
今年10月双方还将在柏林进行第三轮中德政府经济磋商,电动车的合作仍是主要问题。中德能否在电动汽车充电标准合作上更进一步,还看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