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电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究院命名的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的同时,还承担着将创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任。这家企业汇集了国内电池研究专家。
他们研发的新型动力锂离子汽车电池,续航能力由目前的150公里,增加到200公里,这一技术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或可引发电动车普及家庭的革命。
河南省新乡市有个电池研究院,这可不是一家普通的研究机构,它同时也是一家以研究院命名的企业——新乡电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既是研究机构又是企业,这样的新型企业模式在河南十分独特,引起我们的兴趣。
2014年末,记者来到这家企业,迎候我们的是一位教授,他身材不高,皮肤黝黑,看上去50岁左右,样子普通得很难让人联想到“教授”这个称呼。但就是他,率领十几位博士、几十位硕士,正在把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他就是杨书廷,是新乡电池研究院院长、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动力锂离子电池,一个很专业的词汇,可一说用途你就知道眼下其“热度”有多高,它就是备受关注的电动汽车动力源。电池蓄航能力是电动汽车产业的瓶颈,也是世界性难题,而制约电池容量的就是电池材料,电池研究院就是要突破这个瓶颈,他们正在研发全球领先的第二代动力锂离子电池,可以将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提高40%以上,目前这项研究已经进入中试阶段。
研究院在进行产品研发的同时,还承担着将创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任,它因此成为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企业,这样的企业结构本身就是创新,它不仅是一个完整的新能源材料研发平台,同时又将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经营,这也是新乡调整产业结构,集聚相关产业的创新尝试。
杨书廷在公司产品陈列室给《经济日报》记者展开一卷卷白色的薄膜,这是隔膜,锂离子电池的技术“秘密”正在于此。隔膜的性能决定了锂电池的容量、内阻、循环、储存、安全等性能,在锂电池的组件中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正因其技术含量高,国内市场大部分被美国和日本产品占领。
10年前,电池研究院还是一个单纯的科研机构,杨书廷和他的研究团队突破了隔膜技术瓶颈,新乡诞生了我国第一条国产隔膜生产线。由电池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品牌锂离子电池用隔膜材料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今天,新乡生产的隔膜已经实现产业化,并出口俄罗斯、韩国及我国台湾等地。
2014年3月,新乡电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成为新乡发展新能源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
这家企业汇集了国内电池研究专家,新乡人戏称,这里“掉个树叶都能砸到一位博士。”身为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杨书廷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研究院有60多位优秀的研发人员,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企业不仅有创新的技术研发实力,也有着创新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的产品就是其研发成果。这些专利产品已经开始实现产业化,带动新乡形成完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条。
业内人士认为,电池研究院的运营和结构本身就是企业结构的改革与创新,在大力提倡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时期,这样把研究成果作为产品推向社会,并直接实现产业化的企业值得推广。目前,公司的周围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新能源电池材料、充电装置,甚至电动汽车生产正在向新乡聚集。
诞生在新乡的中华牌电池转型升级就是例证。近年来,新乡突出其研发优势,向这一行业注入了高科技的元素,占据了行业制高点。他们研发的最新技术可使现在同等重量的汽车动力电池,续航能力由目前的150公里,增加到200公里,这一技术在国际也处于领先地位。
在新乡电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引领下,新乡的电池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说:“新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将抢占新技术制高点,不遗余力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升级。”